<紅色小提琴>的故事描述一把傳奇小提琴的誕生,以及其歷經三個世紀,跨越奧地利,英國,國到加拿大的流浪旅程,描寫這樣一把牽動無數人命運的古老提琴,很自然的,音樂成為講述這個故事的語言,而音樂家的表現,包括作曲者與演奏者,則化身為整個故事的靈魂,很難得的,這是一部真正屬於音樂家的電影,導演Francois Girard一方面推崇小提琴演奏者Joshua Bell,為故事中的紅提琴注入生命,同時也感謝配樂家John Corigliano的音樂貢獻,長達兩年的討論與錄音樂過程,足以讓導演認為這部電影同時也是John Corigliano的電影.

  John Corigliano在音樂上,以Anna's Theme為主軸,衍生出所有的音樂內容,Anna是故事中,提琴製造名師的妻子,紅提琴即是因Anna與Anna腹中小孩的死而誕生,有這樣一段悲傷的淵源,使的Anna's Theme同時也是紅提琴的主題,因為Anna的靈魂與紅提琴仿佛結合成一體,一同走上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漫長旅程.在電影中,Anna's Theme是Anna時常哼唱的一小段旋律,像是Anna為腹中孩子吟唱的搖籃曲,在第一軌作品Anna's Theme中,John Corigliano即以Anna的吟唱為起點,進而將這個旋律發展成一篇淒美哀怨,神祕深幽的提琴樂章,揭開紅提琴傳奇的序幕.

  第一個部份的樂章起始於三百年前,提琴的誕生地Cremona,包括了四首以Anna's Theme為主軸發展而來的作品(Track 2.3.4.5.),氣氛古老,悲傷而神祕,Anna's Theme本身即是一個旋律優美,氣質深幽的主題,在這個部份中,這個主題還呈現出一股哀傷淒惻的質感,因為這個大段的四個樂章,分別描寫了Anna的死,以及傷心的提琴匠,為死去的妻子與未出世的孩子,打造出一把不朽而神祕的紅提琴的過程,因此音樂中不僅散發著一份古老,深沈的氣息,也展現了驚逢變故的震攝,與淒美傷痛的抒情色彩.

  第二部份的樂章Vienna,隨著紅提琴流傳到修道院音樂神童Kaspar的手中,以及Kasper的維也納之行,而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音樂質感,一開場的Monastery,即是一首充滿歐洲巴洛克色彩的小品提琴合奏曲,音樂風格很明顯的與上一個大段的音樂形成分野,顯示另一個故事的開始,緊接的Kaspar's Audition/Journey To Vienna以Kaspar的提琴獨奏開場,銜接上一段古典色彩濃厚,典雅溫和的音樂,描寫Kaspar踏上前往音樂之都維也納的旅程.Etudes/Death Of Kaspar開場是一段Kaspar的練習曲,旋律隨著節拍器而不斷加速,反應出Kaspar琴藝的成長,這段音樂當然也讓真正的演奏替身Joshua Bell秀上一段高檔的演奏實力,然而後半段音樂卻隨著Kaspar的暴斃,成為一首哀傷的輓歌.

  第三部份的樂章Oxford,將故事背景由奧地利帶到英國,一開場的The Gypsies , Journey Across Europe,同樣以風格和上一個樂段的古典色彩大異其趣的吉普賽音樂,作為情境轉換的引子,不過其實這個聽來很即興,自由,富有民謠風的吉普賽提琴,也是一段Anna's Theme的變奏曲,在這首曲子的引導下,紅提琴由吉普賽人輾轉流傳到英國演奏名家Pope的手中,Pope's Gypsy Cadenza是Pope以吉普賽人的曲調,進一步變奏成的即興演奏,不過作風卻不是吉普賽人的散漫,而展現了Pope學院派的音樂素養,然而其中又有一份音樂天才的叛逆性,同樣的,Pope's Concert這段Pope在演奏會上的即興演出,也展現了這份恃才傲物的狂野氣息,這段演出中也出現了Anna's Theme的特定樂句,而Coitus MusicalisPope's Betrayal都是Pope以情色為靈感的即興演出,Anna's Theme轉化為挑動情慾的樂章,其中Pope's Bertrayal一段,音樂隨著性愛進入高潮,也在Pope的情人槍擊紅提琴時乍然停止,將紅提琴的命運帶向另一個時空.

  第四部份的樂章Shanghai,是一段在音樂上發揮比較有限的段落,在前三段樂章中,分別以製造提琴的傳奇大師,早逝的音樂神童,與放縱情慾並籍由情色激發靈感的提琴演奏家為主題,因此音樂上有很大的發揮空間,相對的,在第四段樂章中,紅提琴流傳到文革時期的上海,一個對西洋文化與傳統藝術充滿憎恨的時代,因此在音樂的表現上,並不像前幾段樂章中,可以藉著許多音樂演奏的場景來表現作曲的企圖,這個部份的音樂原則上仍以Anna's Theme為主題,音色上則顯得較為壓抑與黑暗,同時還結合了一段紅衛兵的歌曲,點出獨特的時代背景,雖然在音樂上較不像前幾段那般吸引人,不過在劇情上,由這場文化浩劫中保存下來的紅提琴,更增添了一份傳奇色彩與神祕感.

  第五部份的樂章Montreal,描寫紅提琴抵達加拿大,在鑑定專家的追查下,確認了其傳奇名琴的身份,同時也一步步揭開紅提琴上,奇異紅色光澤的真相,這個部份的音樂,一方面呈現一種懸疑神祕的質感,描寫鑑定追查紅提琴,以及在拍賣會上偷天換日的過程,同時也將情緒漸漸帶回第一部份樂章Cremona中,那種淒美雅緻的風格,音樂的結尾End Title,Anna's Theme一如起始的,以空靈的女聲吟唱幽幽浮現,象徵紅提琴三個世紀的飄泊,終於抵達終點.

  整體來說,這是一部相當別緻的電影音樂,同時也由於故事的特質,使這部配樂不只是配樂,實際上有一半以上的音樂,在電影中都是以音樂演奏的方式出現,而不是以背景音樂的方式出現,換句話說,在電影中就可以看到故事中的角色,完整的演出這些作品,因此,相較於其他的電影配樂來說,這部配樂在電影中不僅可以輔助劇情和情緒,而且在電影外,它們可以是很具完整性與獨立性的演奏樂章,甚至在原聲帶終了,John Corigliano將配樂中的代表性段落,結集成一首長達十七分鐘的演奏曲The Red Violin': Chaconne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,是集大成的代表作,仿佛這部配樂,就是由這首名為<紅色小提琴>的演奏作品發展而來,更進一步提昇了這張原聲帶在獨立於電影之外時的欣賞價值.同時,John Corigiliano的作曲手法,因應故事上不同的時代與地域背景,以及故事不同角色的行為個性,能發展出各具特色,段落分明的個別風格,也是這部配樂成功的另一項要素,尤其是Cremona,Vienna以及Oxford這三個大段,風格區別鮮明而傳神,Cremona描寫喪妻之痛的深幽淒楚,Vienna描寫音樂神童與維也納的清新典雅,與Oxford中,故事主角Pope一段又一段張力十足的即興演奏,結合了揮霍音樂才華的野性,與沈溺放浪的色慾於一體,這些風格上有鮮明差異的處理,都使得原聲帶一路進行下來,從典雅亮麗的巴洛克,端莊的古典色彩,到發洩情慾的浪漫主義,有如一場跨越時空,不斷轉換場景的旅程,而且所有的音樂,不論是配樂也好,劇中角色的演奏也好,不論是正派的古典作風,或者是逍遙的吉普賽樂曲,都以Anna's Theme為中心點,不斷的衍生與變化,這也使這部配樂在多重的風格中,有一以貫之的脈絡和整體性,加上Joshua Bell出色的詮釋,使這張作品不論是以一部電影音樂,或者以一張音樂專輯看待,成績都是相當出色傲人的.

bel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 

雙面小提琴(Canone Inverso)
 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 帕羅.莫倫西(Paolo Maurensig)著 傅小葉譯
        (天培文化有限公司 閱世界 06 民國90年4月 初版)
        (ISBN 957-560-772-4)
     .Extag.
 

 簡介:

  主角在倫敦佳士得的樂器拍賣會上,花了兩萬英磅買了一把傑可布.史坦拿製作的小提琴,樂器的附帶文件上說明,該小提琴原屬於維也納一所知名的精神病院。

  一位自稱是音樂作家的人,跑到主角倫敦的住所,告訴主角他跟這把小提琴的際遇,他遇到該小提琴的主人-一位自稱是傑諾.伐爾加的小提琴家,而傑諾告訴音樂作家這把小提琴的故事。

  那天是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八日,傑諾告訴音樂作家他自己的故事,傑諾出生於奈及瑞,一個靠近斯洛伐尼亞和奧地利邊境的匈牙利小鎮,是個私生子,父不詳,只知父親死於聖戰中,父親遺留下那把小提琴。母親後來再嫁給屠宰店店主,七歲大時,繼父買了一把小號的小提琴給他,很快的傑諾就會演奏小提琴。
  其後搬到布達佩斯上正規的音樂課程,學會了很多種技巧,並了解到技巧只是種基本觀念,到十二歲時,已在音樂學院經過五年,教授們已經沒有太多東西可以教他了,直到後來進入當時歐洲最重要的音樂學校--克里及音樂學院。
  克里及音樂學院嚴苛、殘酷的教學,及羞辱式的懲罰常使無法忍受者走上死亡之路。四年級那一年,才交了第一個朋友--庫諾.布羅,剛認識時,以為看到了自己,年齡、體態、表情、...等都很相同。  庫諾生於泰洛爾的霍夫斯丹,父親是銀行家,由於兩人是班上頂尖,也是全校最好的,因而惺惺相惜結成好朋友,一年之後,畢業時庫諾邀請傑諾到他家去,傑諾答應邀請,並起程到庫諾家去--卻不知正踏上回到過去的旅程。

  霍夫斯坦是座城堡而非村莊,傑諾抵達時太陽已快下山,認識了城堡裡的所有人,在庫諾向他祖母介紹時,他祖母驚叫道:「古斯塔夫」隨即轉為無聲的啜泣。
  原來古斯塔夫是庫諾的叔叔,傳說中他曾經失蹤,他們在河裡撈起一具無從辨認的屍體,由於某些特徵被認做是古斯塔夫,而被埋在家族墓園裡,此事深深打擊男爵夫人因而中風不良於行。幾年之後卻又傳說有人在南美看見古斯塔夫.布羅。

  庫諾始終有意無意的透露家族的祕密讓傑諾了解,原本相好的友誼在無形之下的較勁,逐漸產生裂痕。情況的日形益下如音樂術語中的「Canone Inverso」來形容。(Canone Inverso:反轉卡農:卡農:音樂中一前一後相同的兩段,互相唱和,反轉卡農則前後兩段剛好高低相反,意指漸行漸遠,原譯者註)。
  就在某一天,隱約聽到庫諾的父親和戰友回憶戰時,提到傑諾出生的小鎮名稱,剎那間,發現布羅家族的血液也在自己的血管中竄流,最後,庫諾讓傑諾到一間房屋中參觀,該房間裡的一幅畫居然有傑諾的那把小提琴......。

  傑諾.伐爾加講完了故事,留下一句話:「音樂家是該隱的後裔--《創世紀》4:21。」就跑掉了。
  音樂作家跑到傑諾的出生地--奈及瑞,有位牧師帶他看一個墓碑,上面寫著傑諾.伐爾加,一九一九~一九四七。

  主角並沒有告訴音樂作家那個精神病院的名稱,主角也隱瞞了許多事情沒告訴音樂作家,主角後來回到霍夫斯坦城堡,忍不住再拿出從維也納馬利亞希爾夫療養院所寄給他的信。
  
  最後一章就是那封信,也是整個故事的解答,......。
 

  迴響:
  
  整個故事是故事套故事,讓人看起來有一團迷霧的感覺,這也是懸疑故事的手法。一個主角聽音樂作家說故事,而音樂作家的故事又是傑諾的故事。音樂作家從傑諾的故事中去求正傑諾的故事真偽,驚訝的發現傑諾.伐爾加早已身故,嚇得出神而出車禍,乃辨不清真偽。
  然而主角卻早已知故事的始末,只是為隱藏身份不敢暴露,而未將實情告之音樂作家。

  整個故事主要的是在說精神分裂者的故事,但是在故事之中,並未顯示出精神分裂的現象,只像是兩個人的互動,只有在最後兩章才點出精神分裂,其實最後兩章也可以更改為其他意外的結局。
  再者,故事中只引述他人的孩提時期,未述及主要精神分裂者孩提的經歷,故無從探討起精神分裂的起因,只能當是懸疑小說來看,不能拿來探討精神分裂。
  
  在探討精神分裂的故事中,還是以希區.考克的電影--驚魂記最有名了。希區考克是以拍驚悚電影出名的,他的許多部電影都很有名,記得還有一部--鳥,也是很驚悚的。愛看驚悚片的人是不可錯過的喔~。
  
  其實每個人多多少少有多重人格的現象,只是嚴重不嚴重的問題,就像有些人受到責罵,或是挨打,或是壓力太大時,為了逃避,或是忘掉苦楚,往往會去做一些事情,如:大吃大喝,任意花錢採購,看電影,去運動勞累自身,...等,或許有人舒緩一下情緒就可以恢復,但是有些人,或許長期遭受挫折,則很容易變成一個受害者及一個逃避者的嚴重區分的雙重人格,這便是精神分裂了。
  在嚴重的精神分裂之下,一個人在兩個分裂個性下,可能有相通點,如故事中以音樂為溝通點,也有可能是完全不溝通的,如驚魂記中主角--「連蚊子叮咬都沒感覺」。

  畢竟,精神分裂是不幸所造成的不幸事件,希望大家都能夠學會如何舒緩自身的壓力,以免造成精神分裂的不幸。

bel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2005年,聆聽柏林愛樂來台演,分享愛樂朋友們更了解柏林愛樂!

 

柏林愛樂…一支偉大的樂團

 

西元1882年的春天,前畢爾賽樂團的幾位薪資過低音樂家,決定起而自治。一直到一位柏林音樂會的經紀人賀曼、沃夫接掌並更名為<柏林愛樂交響樂團>,並克服了最棘手的金錢困境。這個年輕樂團的第一個愛樂廳就建立在一個滑冰場上,並尋找當時最優秀的指揮家布羅。

布羅僅僅五年裡,他的奠定了柏林愛樂的獨特音樂特質,至今仍與柏林愛樂緊緊相繫。

 

接著尼基許接掌柏林愛樂27年,在他的領導之下,柏林愛樂登上世界一級樂團之列,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獨奏家合作演出。

 

1922年再福特萬格勒領導下,在經歷戰爭的洗禮,盡管對德國文化造成相當大的影響,這個樂團仍在艱難的環境下延續它的音樂藝術。樂團在戰後,再經過指揮頻更迭、與諸多音樂家在戰亂中被殺害…,這個屬於德國的愛樂精神不死,反而更志立於世界藝術之巔,文化歷史更形彌足珍貴。

 

1954年,最為現在愛樂人樂道的指揮傳奇---卡拉揚,創造出柏林愛樂極為特殊的音色,超樂完美級的大師典範,帶領柏林愛樂再一次攀上世界第上的美譽。在這期間不僅讓柏林擁有了自己國際性的音樂節,與年輕音樂家作務實的合作演出機會,最重要的是興建了柏林愛樂廳,柏林愛樂交響樂團有了永遠的家。

 

阿巴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他不同以往的音樂總監是在做一個樂團訓練者的角度,他在於呈現他對音樂理念的藝術表現。做每個樂季的主題,和現代化的概念演出,讓柏林愛樂多注入了一份新的活力,也贏得世人更高的評價。

 

阿巴多將不再與柏林愛樂續約,柏林愛樂這次所選擇的賽門‧拉圖爵土。一連串的改革,讓柏林愛樂的組織得到更高的自由度,並計畫將音樂與音樂教育結合,相信將使其影響更為普及。

 

感謝柏林愛樂,給我們一趟美好的音樂饗宴。

bel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